[門診有感—-關於言語傷害]
不知幾次了,一問到壓力來源,就會看到患者眼一紅,潸然淚下說起被另一半惡言相向、冷嘲熱諷的事情。
或許乍聽之下都是雞毛狗血的瑣事,但我實在無法用一句「別往心裡去」來結案此事。所有看似簡單的事,都可能觸動一個人被過去經歷和自身性格(例如減肥失敗經驗、自我要求高、壓力性飲食)所深深藏起的傷口,旁人不懂的就算了,偏偏是另一半,一個最該有心的人,卻常常有口無心的有意無意撕裂那個舊傷。
其實我很想說,這並不是一句「有口無心」就可以開脫的,一對真正有愛的人,會小心保護彼此的傷口,不去做二次傷害甚至該是守護著它痊癒,而知道妳最痛最脆弱處的那個人,為逞口舌之快展現自己的優勢或宣洩自己的不滿,而瞄準妳的軟肋攻擊,讓平時故作堅強的妳被一擊KO,要說對方很愛妳,我實在無法認同。
我們都是帶著各自的傷痛而來,若沒辦法像對待自己的痛那樣去體恤對方的苦,再多的「有口無心」都沒有辦法填補,因為連人與人間最起碼的慈悲都沒辦法施予,還談什麼愛呢?
下次請這樣告訴對方:
「我明明知道有些話,可以讓你一擊潰散,但我不說;
我明明知道有些事,可以讓你瞬間頹敗,但我不做。
為什麼不說不做?
因為愛,所以對你才有了不忍跟不捨。
不是不反擊,是讓你痛,我也不會比較好過。」
#不能好好說話再善良也沒用
#言語是兩面刃能救人亦能傷人
#語言暴力對精神的傷害是肉眼看不到的
#但是殺不死妳的必使妳強大
#Tammy Wang提醒自己也要謹言慎行